2021年10月20日,尼日利亚境内发生了一件大事,位于阿布贾至卡杜纳的铁路轨道被人为用炸药蓄意破坏了一部分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条阿卡铁路还是我国之前援助修建的,同时也是非洲开通的首条使用中国标准的铁路。
当初为什么会修建这条铁路?它又为何被炸?
据悉这条阿卡铁路从2013年2月19日就已经着手开始修建了,于2014年3月开始铺轨,后来在2016年7月26日投放运营,铁路全长186.5公里,其中设有9个车站,设计最高时速150公里,总投资接近8.5亿美元(人民币55亿)
尼日利亚虽然在非洲好歹也是第一大国,然而修铁路对他们来说却是难上加难。
尼日利亚被葡萄牙和英国殖民统治了太久,以至于工业发展十分落后,现有的铁路系统甚至还是殖民期间留下来的,使用至今也有数十年历史了,目前铁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,有些线路因为多年没修现在几乎无法使用了。
碍于这种落后的交通,从油田开采出来的石油,运输也跟着成了问题。
一般贸易港口都在沿海地区,想运过去非常麻烦,有时还会引发交通事故,造成人员伤亡,单单2013-2015两年间,尼日利亚就有5万人死于交通事故。
很早以前尼日利亚还只是一个经济落后的贫穷国家,发展了几年后才有了现在的样子,后来就打算修建铁路来进一步发展经济。
从以前开始他们就被西方国家长期殖民,没有任何铁路的相关技术,想要自己修建无疑是天方夜谭,这才找上“基建狂魔”中国。
早在上个世纪,中尼两国就达成了友好合作的国际关系,我国还帮助他们修建了许多关键基础设施。
这次又收到他们的请求自然有求必应,最终跟尼日利亚达成了订单,阿卡铁路援建之旅正式开启。
阿卡铁路全长186.5公里,始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,连接北部工业重镇卡杜纳,属于国家铁路现代化项目的首要标段,对此我国还提供了优惠贷款支持,由中铁中土集团承建并提供运营技术服务。
算起来,这还是一条“全中国元素”的现代化标准轨铁路,在非洲首次开通运行,从设计到融资以及施工,装备和运营,涵盖的铁路技术全都采用中国标准。
值得注意的是,修建过程还发生了件趣事。
阿卡铁路自从在2013年开工修建后,由我国工程师孔涛主持负责四电工程。
在此之前,连同尼日利亚在内的非洲各国铁路项目,清一色全部沿用欧洲标准,在孔涛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,这才有了如今的中国标准,这在非洲同样史无前例。
2018年9月,尼日利亚“土皇”邀请孔涛来家中做客,当时还打算送他一份大礼,后来才知道,所谓的大礼就是非洲酋长封号。
当然,授予封号是对他作出贡献的肯定,代表的是一种荣誉象征,孔涛没有权限管理相关事务。
要知道,作为外国人的孔涛能获得如此成就非常难得,这也代表着他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才能获此殊荣。
当然,与其说孔涛促进了尼日利亚的重大发展,不如说这条铁路让当地的人民受益匪浅。
不过尼日利亚的铁路运营基础实在太差了,是中土坚持“建设运营一体化”,提供各种运营技术支持,才把原本奄奄一息的尼日利亚铁路发展回来。
自从阿卡铁路开通后,首都阿布贾联邦、卡杜纳州和尼日尔州三地间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缓解,旅客们今后的出行就变得便利了许多。
现在阿卡铁路甚至还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,列车通道到处都是旅客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我国援建的拉伊铁路也于今年六月投放运营了。
这条拉各斯-伊巴丹铁路属于上述项目的第二标段,总里程157公里,还有一部分是阿帕帕港支线路段,长约7公里。
这项工程同样采用现代化标准,设计时速为150公里,真正实现了“港路联通”。
非洲现有最长现代化双线标准轨铁路非拉伊铁路莫属,如今已有5对专属客车,其中有2对采用定制内燃动车组流线型的车头,这在当地绝无仅有,并且车厢内各种装备设施完善齐全,厕所、空调充电底座等应有尽有,真正做到又快又舒适,受到当地人民一致认可。
据相关数据统计,目前我国在非洲投资修建的铁路总里程超过6500公里,高速公路超过200公里,大到机场港口,小到学校办公楼,都有我国驰援的身影。
这几年来,我国不仅援助了尼日利亚基础设施,与其贸易投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。
目前,尼日利亚早已成为我国在非洲的最大工程承包市场,最大出口市场、第二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目的国。
两国的人文交流空前活跃,前两年,尼日利亚在我国留学生人数达6800人,达到非洲之最。
2020年,全世界范围爆发疫情,尼日利亚同样深受影响,对此我国作出了紧急抗疫驰援,在4月份送达第一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物资,三天后,第二批援助物资再次抵达。
这些援助物资包括KN95口罩、普通医用口罩、医用防护服、红外体温计等相关抗疫物品。
现在的尼日利亚早已成为非洲第一大国,面积92.37万平方公里,人口超过2亿,约占非洲总人口的16%,同时尼日利亚也是非洲最大经济体,去年的GDP更是超过4000亿美元,人均GDP也已超过2000美元。
作为非洲最大石油生产国,同时也是最大出口国,尼日利亚在资源储量有着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尼日利亚的农业也很发达,地处非洲西部几内亚湾北岸,气候条件优越,常年高温降水,非常适宜农业生产。
我国的杂交水稻闻名世界后,尼日利亚也积极前来取经。
为此,我国还派出524名农业专家去尼日利亚传播技术,有些农业公司还提供了优质水稻种子。
后来尼日利亚的水稻生产发生剧变,从原本的一公顷水稻产1.5吨,如今可以采到4吨!在我国的帮助下,尼日利亚的粮食产量与日俱增。
在我国的援建下,尼日利亚的交通状况也明显改善了许多。
此前有调查报告分析,尼日利亚当地人民都在抱怨道路基础设施十分落后,这才导致了交通事故频发等安全问题。
2013年,尼日利亚有长约19.42万公里的道路网络,其中有仅7成的道路状况不佳,明明是一个靠客运和货运的发展大国,全国铺有沥青的道路网络却仅有6.5万公里。
这几年,尼日利亚一直在加速铁路发展建设,等“三纵五横”铁路主干网建成后,尼国的经济将得到迅速增长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我国也参与了其中的“两纵一横”建设,拉各斯-卡诺铁路合同总额83 亿美元,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分段实施。
此外,总额131 亿美元的沿海铁路项目也由我国获得,建成后将横越整个尼日尔三角洲产油区,是西非经济共同体“互联互通” 铁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。
按照现在来看,尼日利亚的发展前景应该十分可观才对,然而他们国内依旧存在许多严重威胁,例如恐怖袭击等安全问题。
今年十月,尼日利亚境内就有中国修建的铁轨被炸,安全部门称这是被当地的恐怖组织策划袭击。
今年截止到9月,北部卡杜纳州共有888人在暴力袭击中死亡,2553人被绑架,要知道这可是首都附近的交界地区,如何解决这些安全问题才是尼日利亚发展的首要任务。
目前尼日利亚境内出现了不少具有恐怖主义性质的武装组织,这些恐怖分子烧杀掳掠,无恶不作,就连尼日利亚政府军队车队都能在大白天公然劫持,动不动到村庄、部落进行屠杀,种族灭绝层出不穷。
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他们国内种族和宗教冲突,这一来我国在尼日利亚投资以及人员安全也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。
随着疫情不断加重,各行各业的生存都受到严重威胁,有些本就极端仇视西方的年轻人更因为破产、失业等问题把政府当成泄愤的对象。
而现在还是尼日利亚搭乘发展快车的最佳时期,未来能否解决这些产业、宗教、人口等不平等问题,迎来政治意识觉醒,或是陷入更加严峻的复杂形势,这些都是一个迷。